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易学历史哲学研究

纸书售价: 76.0 纸书定价:¥76.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引言 易学历史观导论
第一节 《周易》中的历史观
一 《周易》中“天命论”的神意历史观
二 对历史价值的肯定
第二节 汉唐易学与历史观
第三节 宋明易学与历史哲学
第一章 《易传》的历史发展观
第一节 《彖》、《象》、《文言》中的历史观
一 天下随时、顺动的历史发展观
二 阴阳和合、上下相应的理想社会形态观
三 仁义中正的理想历史人格
第二节 《周易·系辞》的历史观
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变化、发展的状态
三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人可以认识、理解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节 《周易·序卦传》的历史观
第二章 汉代象数易学中的历史哲学
第一节 汉代经学中历史哲学问题的凸显
第二节 京房的易学历史哲学
一 “八宫卦”说中阴阳消长规律所体现的历史哲学思想
二 建候、起月、卦气、积算与历史规律性
三 “五星”和“二十八宿”配卦及风角占候之说
第三节 《易纬》中的历史哲学思想
一 《周易乾凿度》的历史观
二 《易纬·稽览图》的历史观
三 《易纬·通卦验》的历史观
第四节 汉代象数易学之历史使命
第三章 玄学易中的历史哲学
第一节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对历史规律之存在的肯定
一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二 易、老互训的历史哲学
第二节 “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也”:关于历史规律把握的问题
一 名其卦则吉凶从其类,存其时则动静应其用
二 卦以反对,爻亦皆变
三 吉凶有时,动静有适
第三节 “情伪生变”、“穷困谋通”:历史发展之动力
一 情伪生变
二 穷困谋通
第四节 “动息则静,返归于道”:历史的终极目的
一 功成无为,居正得吉
二 于“有物之极”必明其“所由之宗”
第五节 “无私于物”、“振弱兴衰”、“宣弘大化”:历史主体的品格与责任
一 无私于物
二 振弱兴衰,宣弘大化
三 守母以存子,崇本以举末
第四章 图书易学与历史哲学
第一节 陈抟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 陈抟的“易龙图”与宇宙自然演变之历史
二 “龙图易”与陈抟社会历史观的关系
第二节 邵雍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论宇宙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 “皇帝王伯”与“元会运世”:论历史发展的阶段和过程
三 “显诸仁,藏诸用”:论历史的形上理体
四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论历史发展的循环及规律性
第五章 以史证经与历史哲学
第一节 司马光的易学历史哲学
一 “凡宇宙之间皆易”:提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原则——“易”道
二 “圣人作《易》,为数亦为义,义急数亦急”:论易道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三 “见微而知彰,原始而知终”:论《易》所具的史学功能
四 “阳非阴不成,阴非阳不生;阴阳之道表里相承”:社会历史的理想存在方式
第二节 杨万里的易学历史观
一 论历史生成之基础:易者,生生无息之理也
二 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易》形天下无形之理、穷天下无穷之事
三 论历史发展的动力与过程:易道之用存乎变
四 论历史发展的规律:易道之体存乎常
五 论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易道之行存乎人
第六章 “气学派”的易学历史观
第一节 “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
一 太虚即气
二 一物两体
第二节 “穷神知化”,“豫为之备”
一 神化与通变
二 穷神知化
三 豫为之备
第三节 “与天地相参”:理想的历史人格
一 造位天德,成性跻圣
二 思勉力行与德盛仁熟
三 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四 “为学”与“立志”
五 不愿乎外与博施济众
第四节 “渐复三代”,“望道欲见”:理想社会之设想
一 井田制
二 封建制
三 宗法制
四 民心、气运与天命
第五节 历史进化的眼光与观史之方法
一 通其变,使民不倦
二 以理观之,以意逆志
第七章 理学易中的历史哲学
第一节 程颐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 “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论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 “随时变易以从道”:论历史规律与历史价值的评判标准
三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论历史现象与历史本体的关系
第二节 朱熹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 “阴阳有个流行底,有个定位底”:论历史发展的形态
二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对历史本体的思考
三 历史之理想:王道政治
第八章 对宋明易学历史哲学的总结
第一节 “理势合一”的历史发展观
一 理势合一
二 天下惟器,象外无道
第二节 “天地之化日新”的变化观与“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的历史发展动力观
一 变化日新
二 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
第三节 “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的历史辩证法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