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哲学四论
Four Topics on Modem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纸书售价: ¥75.0 纸书定价:¥75.0
-
作者: 宋志明责任编辑: 关桐出版时间: 2012-12-01ISBN: 978-7-5161-1748-4字数: 475千字浏览人数: 240次所属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总论:中国哲学新形态
第一章 在近代中国哲学开始转型
第一节 特定的语境
一 千年未有之变局
二 新式学人的出现
第二节 资源的扩大
一 西学东渐
二 西方哲学东渐
三 中西哲学会通
第三节 话题的更新
一 中国向何处去
二 客观世界如何解释
三 知识系统如何更新
四 人格观念如何更新
第二章 在现代中国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第一节 学科意识
一 现代意识的自觉
二 对哲学的新认识
第二节 多种资源
一 固有的资源
二 外来的资源
第三节 基本格局
一 现代新儒家思潮
二 中国实证哲学思潮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第四节 主要问题
一 人生价值观念如何树立
二 科学知识如何获取
三 中国社会如何改造
第五节 理论特色
一 时间短促,内容丰富
二 思想交锋,论战频仍
三 融汇中西,综合创新
近代专论:中西会通
第三章 关注进化发展
第一节 历史观转向
第二节 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说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从进化审视历史
三 从进化展望大同
第三节 严复的“天演之学”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进化的哲学意涵
三 以天演论醒世
第四节 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进化与革命兼容
三 进化的二向度
第五节 孙中山的“突驾”论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进化与天然力
三 进化与人为力
第四章 审视客观世界
第一节 本体论转向
第二节 康有为的元学
一 “元”为万物之本
二 “元”为价值的依据
第三节 谭嗣同的“以太—仁”说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以太—仁”为本体
三 “仁—通—平等”的诉求
第四节 严复的“质力相推”说
一 本体不可思议
二 非质无以呈力
三 非力无以呈质
第五节 章太炎的二重本体论
一 前期的“阿屯”说
二 后期的“真如”说
第六节 孙中山的进化本体论
一 进化的物质过程
二 进化的精神层面
第五章 知行观念更新
第一节 知行观转向
第二节 谭嗣同的“贵知”说
一 贵知不贵行
二 转业识而成智慧
第三节 严复的“实测”说
一 从“夸多识”到“尊新知”
二 对经验原则的倡导
三 对逻辑原则的倡导
第四节 章太炎的“贵行”说
一 恃革命开民智
二 先行后知说
第五节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一 知行的新内涵
二 知行关系新探
三 知行分任说
第六章 人格观念更新
第一节 人性观转向
第二节 康有为的“大同博爱”说
一 求乐免苦
二 博爱之德
三 大同之道
第三节 谭嗣同的“冲决网罗”说
一 仁以通为第一义
二 冲决伦常之网罗
第四节 严复的人学思想
一 自强保种
二 合群之道
三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第五节 梁启超的新民说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从维新吾民做起
三 破除心奴
四 树立公德意识
五 养成独立自由人格
六 发扬冒险尚武精神
第六节 孙中山的国民说
一 从进化的维度看
二 从互助的维度看
三 从大同的维度看
现代专论:综合创新
第七章 现代新儒家思潮(上)
第一节 概述
一 现代新儒家思潮的起因
二 现代新儒家思潮的发展历程
三 现代新儒家的类型
第二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理世界”本体论
三 人生境界说
第三节 贺麟的新心学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心理合一”本体论
三 新式儒者人格论
第八章 现代新儒家思潮(下)
第一节 梁漱溟的新孔学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大生命”的本体论
三 “三量说”的认识论
四 “三路向”的文化观
五 “求诸内”的价值观
第二节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体用不二”论
三 “性体呈露”说
第三节 唐君毅的超越论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道德自我”本体论
三 心灵九境说
第四节 牟宗三的存有论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道德的形上学
三 内圣开出新外王
第九章 中国实证哲学思潮
第一节 概述
一 发展历程
二 学术特色
三 相关的社会思潮
第二节 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关注工具理性
三 经验主义的实在论
四 工具主义的真理论
五 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第三节 丁文江的科学主义思想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发动科玄论战
三 科学万能论
四 论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
五 唯觉主义与存疑主义
第四节 张东荪的多元主义认识论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质疑唯觉主义
三 非存在的感相与潜在的条理
四 直观的格式与判断的格式
五 经验的概念
六 以心为本位的中间阶段论
第五节 金岳霖的客观主义知识论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批评主观主义
三 所与是客观的呈现
四 纳所与于意念图案
五 思议原则和归纳原则
六 真假的定义和标准
第十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第一节 概述
一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二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必然性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李大钊和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传播与理解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李大钊接受唯物史观的思想底色
三 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四 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第三节 瞿秋白对辩证唯物论的传播与理解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传播高潮
三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认识
四 瞿秋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和绍述
第四节 李达和艾思奇对新哲学的绍述与推广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传播高潮
三 李达对新哲学的规范化理解
四 艾思奇对新哲学的通俗化推广
第五节 郭沫若和侯外庐对新哲学的学术运用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郭沫若对儒学的同情与批评
三 侯外庐的儒学新论
第六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特色
一 生平与著述
二 迈入中国化的新阶段
三 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创新
四 中国哲学的现代变革
余论:续写新篇
第十一章 接着讲
第一节 接着主线讲,坚持正确方向
第二节 回应中国实证哲学,化理论为方法
第三节 回应现代新儒家,化理论为德性
第十二章 讲新意
第一节 适应现代化,走自己的路
第二节 适应全球化,拓展发展空间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