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多重对话:比较文学专题研究

纸书售价: 68.0 纸书定价:¥68.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中外文学相互影响
第一节 中国与西方文学关系
一 中国文学对西方的影响
二 西方文学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与东方文学关系
一 中、日文学关系
二 中、印文学交流
三 中、阿文学的双向交流
第二章 中国与东方国家文学宏观比较
第一节 中、印文学比较
一 文学传统:神话意识与历史意识
二 文学与现实:出世精神与入世精神
三 文学表现:自然含蓄与冗繁夸饰
第二节 中、日文学比较
一 文学题材:明志载道与人情况味
二 文学功能:经国大业与游戏心态
三 文学风格:雄浑壮阔与纤细小巧
第三节 中、阿文学比较
一 文学发展:主线融合与多元复合
二 文学内容:世俗精神与宗教精神
三 文学结构:严谨一体与松散组合
第三章 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
第一节 当代“文化研究”的兴起及其研究范式
第二节 影响、挑战与契合
一 影响与渗透
二 挑战与危机
三 契合与互补
第三节 文化系统中的文学
一 文化系统观照
二 文学的文化制约
三 文学在文化系统中的独特功能
第四节 文学的文化批评
第五节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第四章 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一节 苏联当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 蜜月期(40年代末至50年代)
二 疏离期(六七十年代)
三 深化期(八九十年代)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
一 两个创作高潮与三次论争
二 接受、冲突与变异
三 相关问题的思考
第三节 亚非拉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 拉美文学的中国影响
二 亚非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五章个案研究:平行研究
第一节 波斯中古哲理格言诗与《增广贤文》比较
一 探讨人生哲理的不同形式:哲理诗格言与语录体格言
二 人生的形而上探讨:人与自然、命运、人生态度
三 人生的实践性层面:人生理想和行为准则
四 两种人生模式:“春”与“秋”及其成因略探
第二节 中印近代民族主义诗歌的共同宗旨
一 歌颂民族传统、赞颂祖国河山、弘扬民族精神
二 赞美献身民族解放的英雄,树立现实中的榜样
三 描写殖民侵略和统治的暴行,表现人民的悲惨处境
四 呼吁国内民族团结,向往独立的统一民族国家
第三节《妮摩拉》与《祝福》比较
一 封建礼教下“夏娃”的悲剧
二 主题学的考察:境界与追求
三 纯朴明晰与冷峻凝重
第四节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小说艺术特征比较
第六章个案研究:影响—接受研究
第一节 普希金与20世纪中国戏剧
一 普希金戏剧影响中国的途径
二《鲍里斯·戈都诺夫》和郭沫若的战国史剧
第二节 日、欧自然主义文学比较
一 接受: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欧洲影响
二 变异: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独特性
第三节 接受与超越:湖南留日作家的日本文学影响
一 从日本文学中汲取创作灵感
二 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
三 留学日本前、后创作风格发生很大变化
四 田汉:湖南留日作家群中接受外来影响的代表
第四节 普列姆昌德在中国:译介、研究与影响
一 译介:期待视野中的选择
二 研究:概况、论争与方向
三 影响:乡土作家的接受
第五节 谢冰莹与外国文学
一 激情时代与世界名著的双重浸润
二 留学日本的“伤心”及与文学人士的交往
三 “红色三十年代”的印痕: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中介作用
四 林芙美子:心仪的日本作家
第六节 沈从文对外国文学的借鉴
一 “学历情结”:压力与动力
二 纵向考察:从模仿到化用
三 横向观照:外国文学借鉴的类型分析
附录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