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5

纸书售价: 94.4 纸书定价:¥118.0 电子书售价: 47.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世界与中国
一 引论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滥觞
(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核心论题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议题
二 “可持续发展”主要理论研究及发展
(一)对“经济增长观”的反思
(二)“多元化”与“另类发展”的讨论
(三)“科学主义”的反思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新思考
1.绿色革命
2.对“科学主义”的机械论世界观的反思
(四)可持续发展测量的指标体系
1.基于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基于社会学理论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基于生态学理论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 主要争论
四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
第二章 社会可持续性——概念辨析与指标构建
一 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张力
二 社会可持续性的维度
三 社会可持续性的指标框架
四 社会可持续性各项指标的测量结果
(一)社会公平:“微观公平感受”优于“宏观公平感受”
(二)社会秩序:“宏观秩序感受”良好,“微观秩序感受”仍需提升
(三)社会归属:“社会地位层级认同”高于“收入层级认同”
(四)社会信任:“一般信任度”优于“具体信任度”
五 社会可持续性的年度比较
六 社会可持续性的地区比较
(一)地区社会可持续性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二)地区社会可持续性与政府信任度
(三)地区社会可持续性与社会发展水平满意度
七 结语
第三章 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
一 引言
二 分析框架
三 2015年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状况及变动趋势
1.社会景气指数略有下降,民众对社会总体发展信心充足
2.民众对总体事项的满意度高于对个体事项的满意度,二者关联度逐年提高
3.民众主观地位认同下移趋势减缓,经济社会地位获得感增强
4.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稳中有升,对政府信任的层级差异明显
5.关于相对剥夺感
6.关于社会信心
(1)民众对各事项的信心状况有不同程度提升
(2)民众的社会信心状况因组群不同呈现出较大差异
(3)民众的社会信心与现实状况密切相关
四 思考与建议
第四章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一 引论
二 概念、指标与测量
三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总体分析
(一)个人层次生活质量的总体状况
(二)社会层次生活质量的总体状况
(三)人们心理信任度状况
四 各项指数在社会自然特征上的分布
五 生活质量社会制度性因素分析
六 “互联网+”背景下的生活质量
七 生活与消费预期
八 主要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城镇居民工作环境
一 引言
二 概念操作化:工作环境满意指数(客观工作环境、组织工作环境、主观心理环境)
(一)客观工作环境
(二)组织工作环境
(三)主观心理环境
(四)工作环境三个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 2015年城镇居民工作环境满意状况的总体分析与讨论
(一)工作环境满意指数及三因子的结果分析
1.客观工作环境的结果分析
2.组织工作环境的结果分析
3.主观心理环境的结果分析
(二)工作环境满意指数及三因子的历年比较分析
(三)讨论
1.2015年城镇居民工作环境满意度较高,同比上升5.85分
2.城镇居民对客观工作环境的评价总体较高,但加班工作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3.城镇居民对中观组织环境的评价整体提升,但较低的工作自主性成为降低组织工作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一
4.城镇居民对主观心理环境满意度较高,但工作压力问题在职场日渐凸显
四 城镇居民工作环境的人口学变量分析与讨论
(一)人口学变量的影响结果分析
1.自然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民族、宗教信仰
2.社会特征变量:户口类型、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
3.工作特征变量:单位类型、职位、社会保障机制
(二)工作环境满意指数在人口学变量上影响因素的历年比较分析
1.工作环境满意指数在自然特征变量上影响因素的历年比较
2.工作环境满意指数在社会特征变量上影响的历年比较
3.工作环境满意指数在工作特征变量上影响的历年比较
(三)讨论
1.性别差异:加班现象更多出现在男性群体,工作歧视现象更多出现在女性群体
2.年龄差异:城镇居民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随年龄的增长呈波动上升趋势
3.户口差异:“城镇化”进程带动持农业户口的群体与城镇居民在工作环境满意度上已无显著差异,但工作自主性的缺失、年龄与性别歧视却显著出现在城镇居民群体
4.收入差异:家庭月收入为2万—3万元的中高收入城镇居民对工作的主观体验较低
5.单位性质差异:港澳台资企业工作环境改善,外资企业工作环境满意度最高,私有/民营企业的工作环境仍然不尽如人意
五 城镇居民工作环境满意指数的影响因素探讨
(一)城镇居民工作环境满意指数与社会满意度的关系
(二)城镇居民工作环境满意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三)城镇居民工作环境满意指数与社会参与的关系
(四)城镇居民工作环境满意指数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六 结论
第六章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 概念与指标体系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评价指标体系
二 2015年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和信心指数
(一)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
(二)全国基本公共服务信心指数
(三)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
三 2015年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一)地域性均等水平
(二)制度性均等水平
(三)群际均等水平
四 2012—2015年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热点问题
(一)住房
(二)就业
(三)环境质量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信心指数和绩效评价均有所提升
(二)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和信心指数较低且不均等现象较为突出
(三)无单位人士、低收入群体和底层人群的社会保障需加强
(四)住房保障满意度提升水平缓慢,保障性住房对外来人员的准入条件需调整
(五)失业保险覆盖率有待提高,就业服务的知晓度和便捷度需提高
(六)环境质量满意度有所改善,部分项目部分地区仍需加强
第七章 政府社会责任
一 技术路线
(一)概念与模型
(二)评价指标
(三)指数构建方法
1.研究路径
2.度量转换
3.权重确定
二 政府社会责任满意度与信心度
(一)政府社会责任满意度
1.受访者对经济增速最为满意,对物价水平较不满意但比过去三年满意度显著提升
2.受访者对基础设施最为满意,对食品安全较不满意,但各项社会发展指标相比2014年均有所提升
3.受访者对城市绿化较为满意,对生态水面质量不太满意,2013—2015年对多项环境指标的满意度均呈上升趋势
4.受访者对预防和惩治腐败、依法行政较为满意,对公务员廉洁自律较不满意,对各项政府治理责任指标满意度呈上升趋势
(二)政府社会责任信心度
1.受访者对经济增速最有信心,对物价水平较为缺乏信心;受访者对各项经济责任指标的信心度呈上升趋势
2.受访者对基础设施状况和社会治安最有信心,对政府社会发展责任各项指标的信心度普遍高于过去两年
3.受访者对城市绿化最有信心,对生态水面信心度相对较低,对各项环境指标的信心度均呈上升趋势
4.受访者对预防和惩治腐败信心较高,对政府治理责任各项指标的信心度比前两年大幅提升
三 政府社会责任满意指数与信心指数
(一)政府社会责任满意指数
1.环境保护责任、政府治理责任满意指数较高,经济发展责任满意指数相对较低
2.政府社会责任满意指数为64.30分,受访者对政府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较为满意
3.受教育程度高的受访者满意指数较低,农业户口、年龄为20—30岁的受访者满意指数偏低,东部地区受访者满意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感知收入阶层和感知社会阶层越高的受访者满意指数越高
(二)政府社会责任信心指数
1.政府治理责任信心指数最高,经济发展责任信心指数得分较低
2.政府社会责任信心指数为84.54分,受访者对政府社会责任充满信心
3.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受访者信心指数较低,年龄越大的受访者信心指数越高,西部地区受访者信心指数低于东部和中部
四 政府社会责任指数矩阵
(一)经济发展责任指数矩阵
(二)社会发展责任指数矩阵
(三)环境保护责任指数矩阵
(四)政府治理责任指数矩阵
(五)政府社会责任指数矩阵
五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第八章 社会治理绩效
一 概念界定与测量
二 2015年度社会治理绩效的基本状况
(一)社会治理绩效的总体状况
(二)社会治理绩效各维度的具体状况
1.宏观基础秩序
2.中观群体关系
3.微观个人福祉
(三)不同人群对社会治理绩效的主观评价比较
三 社会治理绩效的年度比较
(一)社会治理绩效及各维度的主观评分变化趋势
(二)宏观基础秩序各指标的主观评价变化趋势
(三)中观群体关系各指标的主观评价变化趋势
(四)微观个人福祉各指标的主观评价变化趋势
四 社会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1.2015年度社会治理绩效的基本情况
2.社会治理绩效的年度比较(2012—2015年)
3.社会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政策建议
第九章 民众的环境满意度
一 环境质量:概念、指标与测量
二 2015年城市居民环境质量的总体分析与讨论
(一)结果分析
(二)讨论
1.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一般,超过半数以上的城市居民对环境现状不满,但对未来环境的改善充满信心
2.城市居民生态水面质量、空气质量的评价是拉低环境质量总体评价的主要因素
三 2013—2015年城市居民环境质量的比较分析
(一)2013—2015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二)讨论
1.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逐年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每年均有所增加
2.环境满意度指数三年排名后两位的均是生态水面质量和空气质量,排名第一的均是城市绿化
四 2015年城市居民的环境质量差异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1.性别、年龄、民族、户籍类型
2.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面貌
3.教育程度、月收入、居住条件、社会地位层级
4.行业类型、职位、社会保障条件
(二)讨论
1.性别差异:女性对空气质量的敏感度高于男性
2.年龄差异:16—22岁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最低,66岁以上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最高
3.户籍类型差异:农业户口的受访者与户口在外县市的受访者对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低于其他
4.教育程度差异:教育程度在硕士以上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最低
5.收入差异:收入为8001—10000元的受访者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最低
6.居住类型差异:农转居社区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高于高档社区的居民
五 2015年城市居民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
(一)城市居民环境质量与政府信任的关系
(二)城市居民环境质量与社会参与的关系
1.城市居民环境质量与社会参与度的关系
2.城市居民环境质量与社会参与满意度的关系
(三)城市居民环境质量与城市居民媒体使用状况的关系
六 结论与思考
(一)2015年度城市居民环境质量基本状况
(二)城市居民环境质量年度比较(2013—2015年)
(三)城市居民环境质量人口统计变量差异
(四)城市居民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五)促进城市居民环境质量指数提升的建议
1.加大对环境性疾病的多学科联合研究,预防和控制环境性疾病,保障人们的环境与健康权
2.理顺政府、民众与媒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
3.促进环境正义与公平,预防大规模的环境移民,加强环境正义与环境移民的研究工作
第十章 社区生活与社区参与
一 调查方法及数据来源
二 样本特征描述
(一)人口学基本特征
1.性别、年龄
2.婚姻、家庭
3.文化水平
4.户籍、居住地
(二)社会经济特征
1.职业
2.收入
3.社会地位
三 主要发现
(一)社区公共服务
1.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比较
2.公共服务满意度比较
(二)社区邻里关系
1.邻里关系和睦度比较
2.社区居民间交往比较
3.结识社区新朋友途径比较
4.社区居民相互帮助比较
(三)社区文化认同
1.社区文化认同比较
2.社区信任度比较
(四)社区参与治理
1.社区志愿活动参与比较
2.社区活动参与情况比较
3.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物业
4.社区自治组织参与和认可比较
四 结论与建议
1.社区参与的地区差异明显
2.老年群体是目前社区活动和社区参与的主体
3.应当发挥物业服务公司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 社会包容状况
一 序言:概念和测量工具
(一)概念
(二)测量工具
二 测量结果
(一)社会包容的总体水平和一般状况
1.2015年我国城市社会包容指数为66.6,与2014年的64.6、2013年的65.0(调整后)、2012年的65.3相比有所上升。4年来,社会包容指数总体上保持稳定攀升态势
2.城市居民对不同题器的评价结果参差不一,其中,对基础设施的评价最高,达到71.4分,而对医疗服务的评价最低,只有61分
3.城市居民对社会包容状况的评价显示出更加明显的群体性特点,与前几年相比存在结构性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给不同社会群体带来的差异化社会影响逐渐固化
(二)社会包容各项分量表测量结果
1.总体来看,2015年城市居民对社会包容在权利保护等5个分量表方面表现的评价与2014年、2013年大致相同,雷达分布图保持整体相似的格局
2.交换自主与社会参与的指数值继续增加,反映出市场和社会对公民的赋权在扩大;2015年城市居民对二者的评价指数分别为65.7分和65.4分,低于社会包容总指数值(66.6分),反映出市场制度和社会制度仍然存在对公众的排斥因素
3.我国社会包容状况在各地区的表现出现逆转,2015年东部地区的社会包容状况有很大改观,达到70.2分,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社会包容状况低于总体水平
三 结论、讨论和政策建议
(一)测量结果
1.2014年城市总体社会包容指数为66.6分,与2014年、2013年、2012年相比有较大上升,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2.我国社会包容指数存在显著的社会影响因素,反映出了近年来我国不少社会属性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2015年城市居民对社会包容在权利保护等5个分量表方面评价结果的雷达图结构与前几年大致相同,反映出测量结构上的稳定性
4.2015年我国社会包容的地区差异变化显著,其中,东部地区的社会包容指数大幅上升,是推高总体社会包容指数的主要因素
(二)我国社会包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短板因素
1.我国总体社会包容水平有待继续提高
2.政治面貌、户口性质和落地、婚姻状况、单位类别、单位所有制性质成为不正当的影响社会包容评价的二元分割因素
3.影响我国社会包容的短板因素
(三)促进我国社会包容的政策思路
第十二章 国际比较: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
一 发展指数回顾
二 “四位一体”的社会发展理念
三 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的编制和计算
(一)指标选取
(二)数据来源
(三)指数构建
1.数据缺失弥补
2.逆向指标处理
3.无量纲化
4.指标权重
5.指数合成
四 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1.存在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吗?
2.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错位”
3.社会发展的多种类型
4.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在哪里?
五 中国的发展潜力和方向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