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改变中国
纸书售价: ¥49.0 纸书定价:¥49.0
-
作者: 徐勇责任编辑: 冯春凤出版时间: 2012-03-01ISBN: 978-7-5161-0526-9字数: 290千字浏览人数: 215次所属丛书: 中国农村研究·政治系列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农民中国
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
一 农民政治行为的经典模式及其限度
二 农民的首创行为对体制障碍的突破
三 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一种解释框架
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
一 对传统经典理论的挑战及其新的解释框架
二 农民理性扩张怎样造就“中国奇迹”?
三 农民理性的嬗变:“中国奇迹”的限度与持续
四 小结
以中国大历史为视角看农村改革
一 生存与发展:农村改革解决了“天”大的问题
二 融入与分割:农村改革将农村纳入国家的一体化体系
三 传统与现代: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深化改革
从“以农立国”到“统筹城乡发展”:中国发展道路
一 “以农立国”的历史起点及发展路径
二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
“宣传下乡”:中国共产党对乡土社会的动员与整合
一 “宣传下乡”:阶级、政党和国家意识
二 改造与重构乡土意识形态的机制
“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
一 “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渗透及问题
二 “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渗透及走向
农业生产能力与农户生产能力提高的非均衡性
一 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其相关因素
二 农户生产能力的相对萎缩及其限制
三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提高”
多层次把握“三农问题”及其特点
第二篇 基层治理
国家化与地方性背景下的双向型县域治理改革
“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
一 “接点政治”:一种解释框架
二 县级政治:群体性事件的政治“接点”
三 县域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接点”
四 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高度重视“接点政治”
在乡镇体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乡镇制度
一 基于财政压力的乡镇改革
二 超越财政压力的制度构造
延伸与扩展:乡镇民主的启动与突破
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的衔接机制研究
一 从“板块式治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
二 通过人大代表保障基层行政权力的合法性
三 通过人大代表保证基层群众自治的自治性
“防震圈”、自治秩序与基层重建
“组为基础,三级联动”:村民自治运行的长效机制
一 “组为基础”:村民自治的基本组织单元
二 “三级联动”: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的衔接与互动
三 “组为基础,三级联动”的长效性和方向性价值
第三篇 政治发展
民主:一种利益均衡机制
一 民主概念的三层定义
二 民主再认识的当代意义
民主挫折与民主的分层定位
社会动员、自主参与与政治整合
一 1949—1978年:动员式民主与政治整合
二 1978—2009年:参与式民主与政治整合
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一 着重于党的集体领导,避免个人崇拜
二 着力于党内民主制度化、规范化,避免随意性、盲目性
三 着眼于党员主体地位和权利保障,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四 立足于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执政能力
发展党内民主是保持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一 加强党内民主,防止以个人代替政党
二 加强党内民主,防止官僚特权的滋生
三 加强党内民主,防止政党内部的分化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一 民主实践:人民民主推进党内民主
二 民主规划: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三 民主运行: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衔接与互动
家族政治:亚洲政治的魔咒
一 亚洲家族政治谱系
二 家族政治的渊源
三 家族政治的演进
一体化中的文化自我强化与政治共识
一 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自我强化
二 文化自我强化的限度与政治共识的达致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