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苏联高层决策70年

SEVEN DECADES OF USSR SUMMIT POILCY DECISION

纸书售价: 238.0 纸书定价:¥238.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1卷 列宁时期(上)
第1章 和平夺取政权的尝试
第1节 二月革命对布尔什维克党意味着什么?
第2节 和平夺取政权的方针
第3节 临时政府的三次危机与列宁的对策
第2章 十月武装起义:一个险些被否定的决策
第1节 从7月到9月:决策的两次转变
第2节 武装起义的方针
第3章 政治联合和政治斗争
第1节 不要“清一色的社会主义者政府”
第2节 两党联合执政的尝试
第3节 如何对待立宪会议
第4节 铸造红色利剑
第4章 最初的外交决策
第1节 和平法令:一面和平的大旗
第2节 处理罗马尼亚事件
第3节 布列斯特和约问题的争论
第4节 围绕布列斯特和约而展开的外交斗争
第5节 注视国际革命高潮的到来
第6节 开创新的外交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第5章 进攻资本和医治左派“幼稚病”
第1节 用赤卫队进攻资本
第2节 回击左派狂潮
第3节 一长制问题的争论
第6章 战争时期的军事和外交决策
第1节 战争动员
第2节 粉碎高尔察克和协约国的进攻
第3节 对欧洲革命态势的估计和态度
第4节 内战时期的党内军事分歧
第5节 粉碎邓尼金及其协约国的进攻
第6节 西部打开窗口,东部建缓冲国
第7节 对契卡的限制
第8节 粉碎波兰和弗兰格尔的进攻
第7章 战时经济决策
第1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第2节 一长制争论再起
第2卷 列宁时期(下)
第8章 剧烈的体制转型
第1节 农业危机和政策转变的探索
第2节 工会问题的争论
第3节 党的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第9章 反思和探索
第1节 新经济政策的冲击
第2节 停止退却
第3节 列宁的思考
第4节 布哈林思想的转变
第5节 列宁的最后思想
第10章 在思想文化战线上
第1节 关于“出版自由”问题的论战
第2节 有关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争论
第3节 党中央与路标转换派
第11章 精心准备参加热那亚会议
第1节 实行和平共处政策
第2节 热那亚会议前的筹划
第3节 热那亚会议上的较量
第4节 洛桑会议和黑海问题
第5节 对华关系
第12章 如何同外国资本家打交道
第1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第2节 租让政策的制定和实践
第3节 外贸垄断制问题的争论
第4节 对外贸易的开展
第13章 成立苏联和列宁遗嘱
第1节 改组契卡
第2节 在成立苏联问题上的分歧
第3节 格鲁吉亚事件
第4节 列宁的“政治遗嘱”
第5节 列宁患病期间苏联政治生活的变化
第3卷 过渡时期
第14章 托洛茨基的挑战
第1节 初次挑战
第2节 列宁逝世后苏联政局的变化
第3节 再次挑战
第4节 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分歧
第15章 党中央出现新反对派
第1节 新反对派的形成
第2节 党的十四大上的对垒
第3节 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
第16章 两个反对派的联合
第1节 180度的急转弯:两个反对派从对立到拥抱
第2节 第一次强攻和退却
第3节 在党的第15次代表会议上
第4节 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第7次扩大会议上
第5节 中国问题上的分歧
第17章 联合反对派再次进攻和失败
第1节 托洛茨基的进攻
第2节 在1927年7月至8月中央联席会议上
第3节 1927年10月中央联席会议上的决裂
第4节 中央和联合反对派斗争的几个焦点问题
第18章 布哈林派反对斯大林的政策
第1节 粮食危机及政治局内部的分歧
第2节 1928年中央全会上的较量
第3节 布哈林迈出政治上的危险一步
第4节 党内分歧公开化
第5节 斯大林和布哈林的理论分歧
第4卷 斯大林时期
第19章 高速度重工业化和工业改组
第1节 国家工业化方针的制定
第2节 编制五年计划
第3节 探索工业管理体制
第4节 1929年至1932年经济改革
第5节 信用体制的改革
第20章 全盘农业集体化
第1节 发端
第2节 “走样”和“纠偏”
第3节 十六大关注农业问题
第4节 党中央巩固集体农庄的若干措施
第5节 1933年斯大林谈农村工作
第21章 过激的政治决策
第1节 胜利掩盖下的危机
第2节 党中央处理基洛夫事件
第3节 大清洗浪潮
第4节 党内反对派主要首领的命运
第5节 制定新宪法
第6节 斯大林谈几个理论问题
第22章 外交智谋
第1节 在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求生存
第2节 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3节 集体安全体系计划
第4节 苏联的德国牌
第5节 战争开始后的外交策略
第23章 卫国战争考验
第1节 混乱的高层决策
第2节 一定要保住莫斯科
第3节 斯大林格勒战役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第4节 重拼反法西斯外交板块
第24章 战后初期的内政
第1节 斯大林的总结
第2节 个人崇拜现象的强化
第3节 艰难的探索
第4节 “列宁格勒案件”和“医生案件”
第5节 保守的十九大
第25章 斯大林的最后思想
第26章 战后初期的外交动作
第1节 反击美国的遏制政策
第2节 封锁柏林
第3节 对南斯拉夫的压制
第27章 对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策
第1节 不相信毛泽东会战胜蒋介石
第2节 斯大林会见秘密访问莫斯科的蒋经国
第3节 苏联对华政策的转变
第4节 米高扬来华和刘少奇秘密赴苏
第28章 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第1节 邀请毛主席访苏
第2节 对朝鲜战争的态度
第3节 1952年同来访的周总理、刘少奇的谈话
第5卷 赫鲁晓夫时期
第29章 决策高层的变动和政策调整
第1节 斯大林逝世与高层权力结构重组
第2节 清除贝利亚
第3节 “整顿”、“清理”的历史效应
第4节 思想文化层的“解冻”
第5节 马林科夫辞职
第6节 莫洛托夫受挫
第30章 内外政策继续调整和初步改革
第1节 农业:改革的突破口
第2节 “扩权”的思路
第3节 农业改革的物质利益原则
第4节 工业调整和初步改革
第5节 比较灵活的外交政策
第31章 反对个人崇拜
第1节 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揭开盖子
第2节 秘密报告:赫鲁晓夫一鸣惊人
第3节 如何看待反对个人崇拜的第一次高潮
第4节 赫鲁晓夫又开始颂扬起斯大林来了
第5节 如何看待苏共反对个人崇拜的第二次高潮
第6节 个人崇拜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第32章 外交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第1节 新外交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2节 新外交战略思想提出的原因
第3节 赫鲁晓夫外交战略思想与列宁、斯大林外交战略思想的关系
第4节 新外交战略思想的创新与局限
第33章 对波匈事件的反应
第1节 对波兰事件的反应
第2节 苏联与匈牙利事件
第34章 工业改组和“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
第1节 准备阶段
第2节 大改组的总体构想和实施
第3节 “改组综合征”的出现及补救措施
第4节 对赫鲁晓夫改组的评价
第5节 “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和试验
第35章 赫鲁晓夫与“反党集团”
第1节 工业改组的分歧
第2节 主席团内的较量
第3节 6月中央全会
第4节 大权在握与四面树敌
第36章 改组机器拖拉机站和后期若干农业决策
第1节 改组机器拖拉机站
第2节 改变农产品采购制度、采购价格和采购条件
第3节 探索新的劳动组织形式
第4节 愚蠢的决策:大规模种植玉米
第5节 农业机构改组
第6节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经验教训
第37章 冒进理论和政治变革
第1节 “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2节 从“整顿”、“清理”到初步政治改革
第38章 思想文化领域的冷暖
第1节 赫鲁晓夫刹车
第2节 又一次波动
第39章 反复无常的对华政策
第1节 上台初期的对华政策
第2节 对华政策:1956年
第3节 对华政策:1957年
第4节 对华政策:1958—1959年
第5节 对华政策:1960—1961年
第6节 对华政策:1962—1964年
第40章 设计对美政策
第1节 主动会见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第2节 处理U—2飞机事件
第3节 参加联合国大会
第4节 打肯尼迪的牌
第5节 处理第二次柏林危机
第41章 制造古巴导弹危机
第1节 “导弹”冒险
第2节 苏美较量
第3节 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的信件往来
第6卷 勃列日涅夫和安—契过渡时期
第42章 引人入胜的政治变化
第1节 赫鲁晓夫下台
第2节 米高扬引退
第3节 三驾马车体制的形成和运作
第4节 排挤谢列平
第43章 从农业入手
第1节 新农业纲领
第2节 代表们对赫鲁晓夫农业政策的清算
第3节 苏共中央的重要决议
第4节 若干推进农业发展的措施纷纷出台
第44章 构建新经济体制
第1节 勃列日涅夫—柯西金推进经济改革
第2节 新领导诊断弊病
第3节 柯西金的新经济体制构想
第4节 柯西金新经济体制被确认
第5节 苏共二十三大对工业改革的基本评价
第6节 模模糊糊的经济决策
第45章 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第1节 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看法
第2节 关注捷克斯洛伐克事态
第3节 布拉格之春与苏联对策
第4节 谈判与入侵
第5节 绑架下的莫斯科谈判
第6节 苏联对侵入捷克斯洛伐克看法的改变
第46章 对中国的武力威慑
第1节 苏联挑起珍宝岛事件
第2节 苏联的“核外科手术”计划
第3节 70年代对华调子
第4节 围绕“信”的争论
第5节 李先念副总理同苏驻华大使的争论
第47章 谋求世界霸权
第1节 苏共二十三大的外交方针
第2节 对美侵越的基本政策
第3节 介入中东事务
第4节 与美国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第5节 苏共二十四大对国际局势的看法
第6节 苏联的进攻性战略
第7节 出兵阿富汗:极其错误的决策
第48章 中苏国家关系谈判
第1节 中苏高层对策
第2节 预备会议上的交锋
第3节 正式谈判桌上的较量
第4节 80年代初期对华决策
第49章 从“改革”到“完善”
第1节 二十四大上的经济部署
第2节 从二十五大到二十六大:发展经济的总体战略考虑
第3节 中央高层的农业苦恼
第4节 完善经济体制
第50章 三驾马车体制下的明争暗斗
第1节 波德戈尔内下台:三驾马车体制开始倾斜
第2节 宪法问题
第3节 “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第4节 柯西金辞职:三驾马车体制解体
第5节 几种政治现象
第51章 80年代前期苏联高层权力更替和政治变化
第1节 “老人政治”
第2节 两个竞争者
第3节 安德罗波夫:新的领袖
第4节 改革的先声
第5节 新的政治力量的配置
第6节 契尔年科如愿以偿
第7节 戈尔巴乔夫上任
第7卷 戈尔巴乔夫时期
第52章 改革路线的确立
第1节 新的政治势力组合
第2节 新方针
第3节 苏共二十七大
第4节 推动
第5节 民族问题的火山喷发
第53章 新思维
第1节 新思维形成的过程和背景
第2节 新思维的理论基础
第3节 对改革的思考——新思维内容(一)
第4节 社会主义新面貌——新思维内容(二)
第5节 民主和公开性——新思维内容(三)
第6节 外交新思维——新思维内容(四)
第7节 对新思维的基本评价
第54章 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1节 部署
第2节 基本构想
第3节 决议:《根本改革经济管理基本准则》
第4节 方案的选择
第55章 “叶利钦事件”
第1节 对改革的几种态度
第2节 叶利钦提出辞职
第3节 10月中央全会上的风波
第4节 在莫斯科市委全体会议上
第5节 “叶利钦事件”说明了什么?
第56章 政治局的分歧和“两报”争论
第1节 政治局内的分歧
第2节 两报争论
第57章 第十九次党代会:更弦易辙和重大分歧
第1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
第2节 交锋
第3节 “9·30”克里姆林宫政治变动
第58章 政治冲击波
第1节 选举冲击波
第2节 叶利钦东山再起
第3节 “第比利斯事件”与政治局危机
第4节 党中央委员会大变动
第5节 议会上的竞争
第6节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对垒
第7节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运动
第59章 缓和与收缩外交
第1节 苏联对美政策的变化
第2节 对西欧和其他地区的政策
第60章 静观东欧剧变
第1节 1989年以前对东欧的政策
第2节 对东欧剧变的基本态度
第3节 对德国统一态度的转变
第4节 外交争论
第61章 “伙伴”外交
第1节 外交争论
第2节 对美政策的重大变化
第3节 对海湾危机的态度
第4节 苏美关系出现波动
第5节 乞讨外交
第62章 拆除中苏关系三大障碍
第1节 对华关系构想
第2节 外交攻势
第3节 两国外长互访
第4节 排除三大障碍
第5节 戈尔巴乔夫访华
第6节 对中国局势的反应
第7节 中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第63章 重大转向
第1节 至关重要的2月中央全会
第2节 苏联总统的艰难产生
第3节 苏共二十八大
第64章 俄罗斯的崛起和立陶宛的独立决心
第1节 围绕立陶宛问题而展开的斗争
第2节 叶利钦实权在握
第3节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分歧
第4节 叶利钦大抓主权
第5节 着手制订联盟条约
第65章 经济改革方案的难产
第1节 两种经济改革方案
第2节 总统方案及其争论
第66章 转向“强硬”
第1节 戈尔巴乔夫要求增加权限
第2节 第四次人代会上的政治斗争
第3节 在立陶宛初试强硬政策
第4节 戈尔巴乔夫落入政治火网
第67章 失控与坍塌
第1节 “9+1”进程和局势变化
第2节 “8·19”事件
第3节 苏联解体和独联体成立
第8卷 苏联高层决策综述
第68章 苏联高层决策的基本脉络
第1节 列宁时期:创业与更新
第2节 斯大林时期:强制与强国
第3节 赫鲁晓夫时期:改革与冒进
第4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从改革到停滞
第5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危机与毁灭
第69章 苏联高层决策的几个问题
第1节 苏联高层决策概论
第2节 理论误区
第3节 过渡!过渡?苏联自我定位问题
第4节 模式选择
第5节 最高决策层处理危机的能力
第70章 苏联高层决策机制的演化
第1节 苏联高层决策机制的特点
第2节 决策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第3节 苏共决策体系考察
第71章 苏共中央政治局及其他
第1节 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作用
第2节 中央政治局:党的决策机构
第3节 中央书记处的职权和地位
第72章 国家政权机关和政府决策系统演化
第1节 剧变前国家中央政权决策体系的演化
第2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国家中央政权决策体系
第3节 人民委员会的创立和职能
第4节 部长会议决策体系
第5节 总统决策体系
第73章 领袖、领袖机制和领袖决策能力
第1节 最高领袖地位和权力
第2节 最高领袖的权力更替
第3节 领袖风格和决策艺术
第74章 在苏联高层决策分歧的表象背后
第1节 党内斗争的两条主线
第2节 党的团结和党内斗争:苏共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第3节 制约党内斗争成败的基本因素
第4节 党内斗争方式考察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