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之争:“普杜之辩”研究

纸书售价: 55.2 纸书定价:¥69.0 电子书售价: 27.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揭示“普杜之辩”背后所蕴含的本土自觉
(二)挖掘“普杜之辩”对于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贡献
(三)丰富外国职业教育史领域的研究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普杜之辩”事件专题研究
2.与“普杜之辩”主题紧密相关的研究
3.“普杜之辩”历史影响研究
4.涉及“普杜之辩”的教育史、文化史文献
5.与美国中等教育模式相关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相对完整的探究“普杜之辩”的文献
2.对“普杜之辩”与美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有所涉及的文献
3.基于杜威课程整合思想的20世纪后期美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四 概念界定
(一)职业主义(Vocationalism)
(二)民主主义(Democratism)
(三)社会效率主义(Social Efficiency Doctrine)
(四)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
(五)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
(六)学术教育(Academic Education)
(七)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
(八)综合中学(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五 研究思路
(一)本书按照两条线索展开
(二)著作结构
六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个案研究法
第一章 “普杜之辩”的历史由来
第一节 工业发展至强与职业学校至弱
一 中等职业教育的消极政策
二 格兰特·维恩答案引发的质疑
第二节 民主主义与职业学校发展缓滞
一 作为等级制度延续的职业学校
二 民主主义阵营的“平等教育”诉求
三 与民主政体相宜的公立学校
第三节 自由教育传统与职业主义困境
一 中等学校演进的张力与“自由教育的向心力”
二 卡拉马祖案与“经典的教育元素”
三 十人委员会报告与“标准化课程”
第四节 手工教育运动与职业主义的尴尬命运
一 公立学校批判
(一)来自职业主义者的批判
(二)来自进步主义者的批判
二 手工教育运动
(一)引发手工教育运动的三个事件
(二)手工教育运动及其局限
三 基于“普通”教育价值的手工课程
四 奥克姆蒂观念与来自劳动联盟的抵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普杜之辩”与职业主义确立
第一节 职业教育运动兴起与德国影响
一 全国制造商协会的批判策略
二 德国模式与凯兴斯坦纳访美
三 《道格拉斯报告》
第二节 库利议案与“普杜之辩”引发
一 芝加哥计划
二 库利议案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之争
一 “普杜之辩”相关说明
二 普洛瑟职业主义阵营与“双轨”制计划
三 杜威民主主义阵营与“双轨”制批判
第四节 民主与效率之争
一 民主社会中的效率主义
(一)基于社会效率主义的职业主义
(二)职业主义者的民主性
二 效率时代的民主主义
(一)基于民主主义的职教观
(二)基于民主主义的效率观
第五节 职业主义的不完全胜利与民主主义的持续影响
一 职业主义阵营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立法的实际推进
(一)1914年职业教育国家资助委员会报告
(二)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签署
二 职业主义的确立与妥协
(一)贯彻职业主义的《史密斯—休斯法案》
(二)职业主义胜出的社会原因
三 民主主义的影响与受挫
(一)效率时代的教育问题
(二)《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综合中学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普杜之辩”背后职教观之异
第一节 职业教育逻辑起点比较
一 教育“二元论”传习
二 教育“二元论”批判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取向比较
一 为职业而教育
二 通过职业而教育
第三节 职业教育课程比较
一 工作课程
二 整合课程
(一)职业对于教育的本体意义
(二)围绕“主动作业”的课程整合
第四节 职业教育教学组织比较
一 工作逻辑
(一)学科逻辑
(二)俄罗斯制
(三)工作逻辑
二 设计逻辑
(一)课程组织的轴心——职业
(二)职业要素的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杜之辩”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走出欧洲母国的框架(1906—1917)
一 中等职业教育的“美国模式”
二 职业教育基本命题的“美国定义”
三 “普杜”职业教育思想的“世界性”
第二节 普洛瑟时代(1917—1963)
一 职业主义时代
二 《史密斯—休斯法案》实施与职业主义推行
三 “生活适应教育”运动
四 基于“工长会议”计划的CBE课程
第三节 朝向杜威的理想(1963—)
一 新职业主义时代
(一)职业主义挫败
(二)“新职业主义”生成
二 生计教育运动与“K-12+职业群集课程”
(一)职业教育普通化
(二)K-12+职业群集课程
三 STW、STC运动与“三项课程整合”
(一)职业教育目标转向——生涯发展
(二)三项课程整合的实现
第四节 “单轨—分层”范式
一 “钟摆”政策与综合中学效率之问
二 “课程分层”与非民主的堡垒
三 “单轨”与“双轨”的辩证法
本章小结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