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小说“艺术”身份的确认
纸书售价: ¥52.8 纸书定价:¥66.0 电子书售价: ¥26.4
-
作者: 王增宝责任编辑: 慈明亮出版时间: 2015-07-01ISBN: 978-7-5161-6627-7字数: 291千字浏览人数: 126次所属丛书: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昌论丛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文昌论丛”序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小说为什么要有“艺术”价值?
第二节 作为理论预设的小说“艺术”观
第三节 方法:晚清政治文化语境中的“美学”
第二章 小说界革命:“公性情”基础上的“新政治”
第一节 从“道”到“公性情”:晚清小说观理念基础的变化
第二节 小说功能的重新定位:“以小说立国”
一 从“一言可采”到“新政治”
二 “用情之道”:以民族国家为正轨
第三节 另一种小说功用观:“坚人自信力”与审美共通感
一 “小说界革命”与“阴性的干预”
二 “小说界革命”与中国“乐教”传统
第三章 图书分类法变迁与小说“艺术”观的孕育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与“小说”结构性位置的变迁
第二节 传统目录学中的“小说”:从四部到七科
一 结构性位置与“校雠之义”
二 “七略”与“四部”体系中的“小说”
第三节 近代图书馆学与《四库》藩篱的冲决
一 “小说”对“四部”体系的破坏
二 近代图书馆学与小说“艺术”观的发生
第四章 小说“艺术”与现代中国审美领域的发生
第一节 艺术性/政治性二元思维的历史建构
第二节 小说“艺术”观的美学语境——中国现代审美领域的发生
一 中国“浪漫范式”的缺失?
二 美学:超越现代“时间”
第三节 现代审美领域中的“小说”——以王国维为例
一 中国现代审美领域的发生
二 《红楼梦评论》:“通常之人”的“美术”
三 “美术”与“去毒”:以“古雅”为“津梁”
第五章 反思新小说:“以美为归”
第一节 黄人与徐念慈的美学观念
一 “消遣”论、传统与现代“美学”
二 黄人:“文学史”意识与小说之“美”
三 黑格尔与徐念慈的小说“美学”论
第二节 “心声”——《新生》时期周氏兄弟的小说观
一 鲁迅:“纯文学”的“无用之用”
二 周作人:“夫小说者,文章也,亦艺术也”
第三节 管达如和成之:小说作为“近世文学”
第六章 小说与“修辞之公例”
第一节 “议论”与小说的“无我”
一 “讲述”、“展示”与小说艺术
二 “议论”:八股余波与人情之大例
三 “议论多而事实少,不合小说体裁”
四 小说的“雅化”:“诗意”及“含蓄”
第二节 细节与“内面”的意义
一 作为正史之余的“细故”与“庸常”
二 作为“内面”的个人经验
第三节 结构:“神龙掉尾”还是“连篇话柄”?
第七章 尾声
第一节 “新文学”对“新小说”的偏见
第二节 小说“艺术”观:从晚清到“五四”
第三节 小说“艺术”观的传承与“现代性”视野
一 “《狂人日记》实为拙作?”
二 《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小说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