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台港澳问题的妥善解决和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改革开放以及中美建交相伴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阐述了缓和、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一系列政策主张;1981年10月1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提出“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六条具体构想,形成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总体框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走上了同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一国两制”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如何妥善处理一国和两制内在关联的理论要求。与此同时,两岸关系在经历了1995年以来的四次台海危机后,也于2008年后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把握在“一国两制”下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制度所必然产生的冲突碰撞、互相磨合、平等相处和长期共存的问题?如何把握台湾地区民意与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如何处理两岸民间交流和政治对话的关系,以“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规范两岸在统一前的政治关系,从而保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最终和平统一的“无缝链接”?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对当今世界上的民族国家理论和制度发展理论的贡献?这些都是台港澳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随着两岸军事对峙局面的缓解,中英谈判、中葡谈判的顺利推进,港澳地区的相继回归以及近年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台港澳研究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显学”。35年以来,许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成立了台港澳或台湾研究机构(中心、所、院),已经发表了一大批有关台港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历史等方面的优秀成果,编辑出版了《台、港、澳研究》双月刊。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涉台研究图片400余种,内容涉及台湾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历史、文化及两岸关系等方面,包括《民进党研究丛书》、《“台独”研究丛书》、《清代台湾军事与社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究丛书》及《两岸经济一体化研究丛书》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政策参考的著作。经过长年的知识积累,台港澳研究领域汇集了一批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包括海外学成归来的人员和青年学者,不同年龄段的研究人员在知识结构和学科训练等方面难免存在较大差异,学术规范和方法有待进一步界定。台港澳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政策应用性。作为区域性综合研究,其知识结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涉及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如何系统地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做好台港澳研究的学术传承工作,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对话,把台港澳研究建设成为一门坚实的特色学科,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我们出版这一套台港澳系列丛书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套丛书的编辑出版,为有志于在台港澳研究领域深度耕耘的学者专家提供一块新的理论园地,加强台港澳研究的前瞻性和应用性,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提供责无旁贷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是为序。
全部显示∨
前言
第一章 中产阶层研究的概念和理论第一节 术语的迷思
第二节 中产阶层(级)研究的理论溯源
第三节 既有的澳门中产阶层(中等收入阶层)研究回顾
第四节 对分析澳门中产阶层的思考
第二章 澳门中产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基本状况第一节 澳门中产阶层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异质化的中产阶层
第三章 澳门中产(中等收入)阶层的认知和认同第一节 对中产阶层的认知状况
第二节 中产阶层身份的认同状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澳门中产(中等收入)阶层规模估计第一节 估计中产阶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基于学理角度的中产阶层规模分析
第三节 对中产阶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多种估计的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澳门中等收入阶层的民生状况第一节 总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就业
第三节 社会保障
第四节 住房
第五节 医疗
第六节 教育
第六章 澳门中产阶层的社会政策关注第一节 澳门中产阶层概况
第二节 老中产阶层
第三节 新中产阶层
第四节 边缘中产阶层
第七章 澳门各阶层居民的社会政治参与第一节 回归前后澳门社团的变迁
第二节 澳门居民与社团
第三节 澳门居民与政府
第四节 澳门社团与政府的关系
第八章 澳门中产阶层与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节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对中产阶层的影响
第二节 澳门中产阶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九章 主要政策建议第一节 全面推进民生建设
第二节 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中产阶层发育成长
第三节 完善沟通与政治参与机制
第四节 长期政策
结语
附录A 课题组成员名单
附录B 拜访的政府部门、社区和社团名录
附录C 部分SPSS输出结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