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美术批评:1978—1989

纸书售价: 38.4 纸书定价:¥48.0 电子书售价: 19.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绪言
一 本书论题缘起
二 一些有关本书论题的其他学人的研究情况
三 本书的问题意识与方法提要
第一章 美术批评何以关涉思想观念形态
第一节 关键术语的意义界定及使用说明
一 美术(Fine Arts Criticism)批评/艺术批评(Art Criticism)
二 观念形态/意识形态(Ideology)
三 文本(Text,Discourse)
四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五 隐喻(Metaphor)
第二节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何以牵涉观念形态
一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是否具有某种明确的特征
二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与观念形态何以互文
第三节 推理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主题的说明
一 主题的推理
二 主题的演进线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的主题论争
第一节 现实主义问题:一种必要的重构
一 批判“四人帮”的流毒
二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三 与“伤痕”相关的批判
四 “突破禁区”与调节
五 “现实主义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及《父亲》之争
六 “清除精神污染”对现实主义重构
七 马克思主义艺术强者
第二节 中国画问题:创新的路径
一 讨论前的热身
二 关于中国画问题的一封信
三 “丁香好,牡丹也好”与中国画创新
四 “更新换代”与“穷途末路”
五 传统再发现与多元化
第三节 形式美和抽象美:作为一种问题的出场与演绎
一 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出场
二 从被质疑到被批判的形式美和抽象美
三 形式美和抽象美问题的扩展及论争
第四节 自我表现之争:艺术表达的个性化与观念形态同一性的矛盾
一 自我表现的发端及作为问题的出场都与思想解放的语境有关
二 自我表现是否是绘画本质的论争
三 表现自我问题的调和
第五节 美术的功能问题:返回审美
一 “审美是美术的唯一功能”
二 审美的特性
三 对“美术功能唯一论”的批判
第六节 新潮美术:中国当代艺术的20世纪80年代
一 1978—1984年:思想解放之潮中的画会与展览
二 1985—1986年:区域、群体现象中的新潮美术
三 1987—1989年:多向化的新潮美术之后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术批评与观念形态的互文问题、话语模式及隐喻问题
第一节 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种先验的思想形态语境
一 历史发展的进化论前提
二 文艺界的阶级斗争方式和社会语境的进化外表
三 社会进化论与美术批评
第二节 存在主义:艺术个性觉醒的优先选择
一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牵连
二 资产阶级的存在主义哲学关注具体实存的精神生活和命运
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与自我表现的互文
第三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对艺术形态回归的方式之一
第四节 社会批判理论:作为艺术的思想解放的一种气质
第五节 美术思潮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一 后现代主义思潮:多元化的外表
二 西方文化的冲击:观念变革的语境
三 “美术理论的春天”:“哲学化”问题
第六节 话语模式问题
一 出于思想形态的需要而选择话语模式
二 两类美术批评的话语模式及语言符号
第七节 美术批评文本的隐喻问题
一 语言符号的隐喻
二 语境的隐喻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美术批评之批评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末美术批评的反思与转向
第二节 思想变迁与艺术批评
一 1978—1989年的中国美术批评与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关
二 艺术批评是否一定要涉及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 1978—1989年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与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关系复杂
二 何为1978—1989年中国当代美术批评,它如何生发观念形态的意义
三 当代艺术批评之转向:1989年
四 对于开放与多向的艺术批评而言,并非一定要关涉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