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道行天地:南宋浙东学派论

纸书售价: 79.0 纸书定价:¥79.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朱熹指认的“浙学”及其流衍
一 朱熹所指认的“浙学”
二 “互补”模式的出现
三 明代对南宋“浙学”的认识
四 《宋元学案》中的南宋“浙学”
第二节 “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南宋浙东学派认识史回顾
一 章学诚与“浙东学术”说
二 章学诚“浙东学术”说的发酵
三 1949—1989年:回归“对抗”
四 1989年至今:弥合南宋浙学与明清浙东学派的尝试
第三节 关于本书的写法
第一章 南宋儒学的问题意识与思想背景
第一节 “二度抽离”与北宋思想遗产
一 道统的构建与一度抽离
二 南宋儒学对北宋新儒学的反思
三 吕祖谦、陈亮对“转向内在”的忧虑
第二节 “祖宗之法”与北宋政治遗产
一 “祖宗之法”与五代政治文化
二 南宋继承的“祖宗之法”
三 “祖宗之法”与士大夫政治
第三节 “乾淳学术”的形成:陈亮的视角
一 隆兴元年:“东南三先生”定交
二 乾道元年至五年:“乾淳学术”的准备期
三 乾道五年至七年:“乾淳学术”的第一个高潮期
第二章 薛季宣与乾道末年程学的分化
第一节 程学传统中的薛季宣
一 薛季宣的家庭与程学温州一系
二 薛季宣的师承
第二节 “性不可知”与片面的“道问学”
一 自明诚与自诚明
二 制度新学何以必要
第三节 评价薛季宣所引发的分歧
一 朱熹、张栻对薛季宣的疑虑
二 吕祖谦与《薛常州墓志铭》
第三章 吕祖谦的思想转型与浙东学派的形成
第一节 淳熙年间吕祖谦思想学术的转型
第二节 围绕《皇朝文鉴》的分歧
第三节 《大事记》与司马迁
一 韩信、公孙弘与张汤
二 司马迁与《史记》
第四章 仁智二元与王霸义利
第一节 分歧的根源:仁智二元与论功计获
一 “仁智二元论”与功利主义
二 “论功计获”的工夫论
第二节 王霸义利之辩的展开
一 王霸义利之辩的导火索
二 王霸义利之辩中朱熹、陈亮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吕祖俭与枉尺直寻
第四节 王霸义利之辩的意义
一 真理的阶段性和分类
二 “道”的形而上与形而下
三 动机与效果的价值判断
四 心与迹
第五章 永嘉学派的崛起和朱熹的批判
第一节 绍熙二年:永嘉学派与朱子学的首次“相遇”
一 绍熙二年陈傅良、叶适与朱熹的通信
二 动机与效果
三 “打成一片,定是不可”
第二节 绍熙五年:朱熹、陈傅良的庙制之争
一 争论的由来和过程
二 朱熹的意见
三 陈傅良的《僖祖太祖庙议》
四 朱熹对陈傅良《僖祖太祖庙议》的批评
第三节 庆元年间:朱熹对永嘉制度新学最后的批判
一 朱、陈之间的分歧
二 朱、陈分歧的哲学背景
第六章 叶适:总结与创新
第一节 “心体”的解构
第二节 内外交相成的工夫论
一 对思孟学派经典的全面清理
二 叶适的认识论和工夫论
第三节 从“物极”到“皇极”
一 皇极与建皇极
二 物极
三 从“物极”到“皇极”
四 叶适“皇极物极”论的理论特点与贡献
第四节 叶适思想的价值和遗憾
一 对王霸义利之辩的回应
二 对陈傅良“制度新学”的总结
三 叶适思想的缺陷
第七章 求索中兴之路
第一节 南宋“士学”的改造
一 儒学:“未熟之五谷”
二 陈亮对南宋“士学”问题的思考
三 叶适的“吏士合一”
第二节 举步维艰的兵制改革
第三节 走出“郡县”与“封建”的悖论
一 过度郡县化:宋代积弱的原因
二 “郡县自治”与“稍复藩镇”
三 历史的回响
第四节 推进“共治”的探索
一 关于君臣关系
二 《周礼说》的意义
第八章 政治实践
第一节 围绕“恢复”理想的呼吁与抗争
一 陈亮的《中兴五论》
二 《淳熙四上孝宗皇帝书》
三 永嘉学派的“和战”主张
第二节 地方行政实践:以薛季宣与陈傅良为个案
一 薛季宣的州县生涯
二 陈傅良的地方行政生涯
第三节 从过宫到禅让:以皇位为对象的中枢政治运作
第四节 道学集团中的浙东学派
一 陈亮、叶适论淳熙道学集团
二 庆元党禁的爆发和叶适的反思
第九章 传播与异化
第一节 科举:浙东学派的传播策略
一 吕祖谦与“永嘉文体”的出现
二 陈傅良:永嘉学派科举的集大成者
三 “永嘉文体”的生命力
第二节 永嘉学派的活动方式——以陈傅良门人为中心
一 书院建设
二 协助著述
三 陪同游学
四 学术论辩
第三节 叶适门人的分化
一 吴子良:“学胜于文”
二 陈耆卿:从词章到义理之学
三 车若水:与水心之文决裂
四 舒岳祥:告别永嘉文统
第四节 朱子学对永嘉学派、永康学派的整合
一 陈振孙对浙东学者的评价
二 《读书分年日程》对制度新学的吸收
第十章 结论
第一节 二元论对二元论
一 徒法—徒善、成己—成物:孟子、《中庸》的二元论
二 道器一元论与认识的二元论
三 终极真理与次级真理
四 “法守”与制度新学
第二节 一元论对二元论
一 心与性关系的一元论
二 道与器关系的一元论
三 此“一元”非彼“一元”
第三节 南宋浙东学派的思想史定位:“前前近代思潮”?
一 扭转“二度抽离”的尝试
二 “前近代思潮”视阈中的浙东学派之一:社会政治观点的比较
三 “前近代思潮”视阈中的浙东学派之二:哲学思想的转型
附录 本书相关要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