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研究
纸书售价: ¥60.0 纸书定价:¥75.0 电子书售价: ¥75.0
-
作者: 李爱敏责任编辑: 宫京蕾出版时间: 2018-09-01ISBN: 978-7-5203-3382-5字数: 284千字浏览人数: 222次所属丛书: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论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 论题缘起
二 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国际主义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主要内容与全书结构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特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主要特点
第一章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阶级联合与自由人的联合
第一节 作为客观历史进程和主体自觉活动的世界历史
一 马克思恩格斯将世界历史看作客观的历史进程
二 马克思恩格斯将世界历史同时看作主体自觉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自发世界历史走向自觉世界历史的“两个联合”
一 阶级联合是自觉世界历史的现实要求
二 自由人的联合是自觉世界历史的必然归宿
三 世界历史进程中“两个联合”内在联系并渐进递嬗
第二章 “两个联合”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特性与内涵
第一节 基于“两个联合”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特性
一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阶级特性
二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革命特性
三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实践特性
四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世界历史特性
五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共同体特性
第二节 基于“两个联合”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内涵
一 从“两个联合”视阈界定国际主义内涵
二 国际主义内涵的两个维度
三 两个维度国际主义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超越性
一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对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超越性
二 人类共同体意识相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国际主义的超越性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把握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国际社会阶级冲突结构的定义
三 马克思恩格斯对“两个联合”实践主体的确定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
一 马克思恩格斯阶级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
二 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的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的国际主义实践
一 国际(S)是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 巴黎公社是国际的“精神”产儿
三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国际主义实践的教训反思
第四章 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
第一节 列宁斯大林发展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一 列宁斯大林对“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主题判定
二 列宁斯大林对国际社会阶级—民族冲突结构的定义
三 列宁斯大林对阶级联合实践主体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
一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
二 列宁关于“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思想
三 斯大林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扭曲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实践
一 列宁以共产国际作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实践的主要舞台
二 斯大林打造了苏联版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模式
三 列宁斯大林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实践的教训反思
第五章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的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一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冷战背景下时代主题的不同判断
二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国际社会两极体系冲突结构的总体认知
三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阶级联合实践主体的争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分化和论争
一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分化
三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论争
第三节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的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实践
一 “苏联人民”——强制族际共同体化的国际主义变体
二 “社会主义大家庭”——服务于苏联霸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
三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实践的教训反思
第六章 后冷战时期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中国国际主义思想转变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一 中国对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把握
二 中国对国际社会多元共生结构的定义
三 中国对“两个联合”过渡阶段实践主体范围的重新界定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中国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
一 20世纪末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淡化与国际交往新局面
二 21世纪初的“和谐世界”理念与“新国际主义”思潮
三 中共十八大“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提出
第七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概述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前提、理论本质和过渡性质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前提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本质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与理论原则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容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原则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符号和崭新特征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符号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特征
第八章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
第一节 中国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转变
一 国际主义主体范畴的转变
二 国际主义联合路径的转变
三 国际主义合作原则的转变
四 国际主义价值取向的转变
第二节 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外交顶层设计
一 中国外交以“国际主义精神”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二 中国外交以“两个着眼点”切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三 中国外交以“三个层次”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四 中国外交以“四项原则”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五 中国外交以“五大领域”全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第三节 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外交实践
一 中国以三洲联动的新丝路外交启动“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建设
二 中国以“亲诚惠容”的大周边外交启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三 中国以“真实亲诚”的发展中国家外交启动中国—亚非拉命运共同体建设
四 中国以同舟共济的全方位亚太外交启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
第四节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困境、推进路径与前景展望
一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困境
二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路径
三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展望
结语 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进路向
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